2016-06-30 15:26:46
在2016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宋希云
2016年6月30日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虹子广场,隆重举行2016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在此,我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耕耘的教职员工们致以崇高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同学们成长成才的广大亲友、校友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24号开始的学位证颁发仪式,我与你们一样期待和重视。从2007年开始,这一校长与毕业生的“最亲密接触”逐渐成为了毕业季的保留项目和青岛农大的优良传统。4天时间,为6902名毕业生一一颁发证书、握手、合影,也真是个有难度的“体力活”。拍照间隙,学生们纷纷向我问好,我的内心满是欣慰与感动。
在刚刚结束的“情浓,不说再见”毕业晚会上,那首传遍朋友圈的《一梦四年》,听得我与你们一样柔情满怀;一幕幕师生深情相拥的场景,感动得我与你们一样流下热泪。我们一起,身穿毕业定制版T恤唱起《明天会更好》,同学们饱含深情的“我爱你青农”的呐喊,不仅划破了那夜青农静美的夜空,也余音绕梁般久久回荡在我的心中,让我不断回忆起你们在青岛农业大学的四年美好时光。
“大学是什么?”这是你们的入学典礼上,校长向你们发出的第一问。四年来,我和全校教职员工一起,见证并感受着你们点滴的进步与成长。从2012年9月8日第一次踏入校门时面对来自全国各地新面孔时的新鲜与彷徨,到百团大战纳新时社团活动中的激情绽放,从挑战杯、创青春、科技文化艺术节中的青春飞扬,到世园会、世休会、农展会中的勇于担当,你们用热血书写着自己的青春,也在迅速地成长。四年里,你们共承担21项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技能大赛中获得64项国际和国家级奖励、218项省部级奖励;有42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5个班级获得省级先进班级,17名学生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29名学生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986名学生顺利考上了研究生,继续着自己的学海生涯。
老师们还记得你们课堂上的激烈辩论,虹子湖畔的草木见证了你们的琅琅书声,实验室内的仪器记录了你们的科学探索,教学区旁的水杉不会忘记你们的埋头苦读的身影……总之,四年来,你们以不懈的努力,见证、参与、推动了学校各个方面的发展,包容和热爱着学校的一切。我也相信,同学们在这里所经历的,必将成为你们每个人最美好的、也是终身难忘的青春记忆。
同学们,以石刻抒情明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你们之前毕业的校友们也以此方式寄情母校、表达他们对母校的感恩与祝福。就在大家站立的右后方,有三块文化石,分别是 “德” 、 “志” 、 “勤” ,学术会馆西侧还有一块“博”。这四块校友赠送的文化石很具典型意义,因为它们是学校发展的精神见证和文化传承,也是广大校友历经岁月磨砺后的切身体验和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祝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作为母校校长、作为父亲,我想在同学们临行之际,再以“德”、“志”、“勤”、“博”这四块文化石为纲,给大家提四点要求和希望。
一要学会做人,修道立德。《周礼》说,“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在我们的人生追求中,“德”是永恒的航向与目标,是指引人生向善的灯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同学们在大学四年中学会了基本才能,提升了品德修养,但人生的德行之路,还远未到达终点。
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必有德。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校的杰出校友、著名育种专家、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登海,他在我国玉米育种事业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已被同学们熟知,而生活中的他,更是一个有大德之人,被中宣部树立为“时代楷模”典型。作为校友,他更是大家立德做人的楷模。
二要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志”的本意是志气、意愿,也就是“心之所向”。生活中,我们对那些内心追求而暂时没有达到的美好目标,常常说一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就是“志”。“志”是一种远景,也是一种愿景,与现实有点儿距离,但却不可或缺,孔子就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好男儿志在四方,同学们一定要树立高远的志向,因为“心有多大,舞台才有多大”。
志存高远的同时,也要记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学们都知道,我校是一所有着65年历史、长期以农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大学,我们有大量的优秀毕业生,为了自己心中的“志”,从县市区的农业、畜牧、园艺、生物等行业基层一线做起,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兢兢业业地奋斗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奋斗历程,践行了学校笃行致远的校训,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三要勤奋付出,不懈不怠。“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业和事业都是如此。我理解的“勤”,就是兢兢业业,“嬉”就是贪玩懒惰。今天网络世界的丰富多彩让有些同学沉迷其中,大家勤于玩手机、刷微博、发微信,获得了视野的拓展,加强了彼此的沟通,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知识系统化的学习和掌握,忽视了履行一名大学生对于读书、写字、做学问的身份担当。勤奋只有选对了的方向,才能有所收获。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不仅“学问勤中得”,人生的一切收获、感悟、体会,也都来自于身体、头脑和精神的“勤”。古人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希望同学们牢记着我们校园里的这个“勤”字,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四要博采众长,善思明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博学处在首位,可见博学的重要性。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我校的杰出校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植物学系终身教授栾升,他现在是世界植物分子细胞及生理学领域的顶尖教授。而他今天之所以能够取得学术上的重要成就,离不开他青年时期丰富多样的兴趣爱好和对相关领域的广泛涉猎。
大学四年,对同学们来说主要是一个“求专”的过程,要求大家学习掌握某一个具体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但在走向社会之后,更宽广、更长久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则要求同学们有更广博的知识和能力。即使立志于继续求学,将来打算在学术领域一展才华的同学,也要牢记,“博”是“专”的根基、是“专”能够更深入更高远的坚实基础,因此要广泛涉猎,争取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同学们,在你们今天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以后,希望你们能够按照我这四点要求来做人做事、来开创你们的事业和人生。也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在青岛农大学习生活的四年时光、不要辜负学校和老师对你们的殷切期望。
同时,也请你们相信,2016届的6902名学生会一直留存在青岛农大的记忆中,因为四年的朝夕相处,已经将你们和青岛农大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请你们记得,青岛农大是你们永远的家。每当文昌路两旁的水杉吐出羽状绿芽时,每当虹子湖边微风宜人桃红柳绿时,每当假山上的西府海棠尽情怒放时,每当鼎盛花园的牡丹芍药芬芳争艳时,母校都在等待着你,一如母亲在等待她在外打拼的游子。希望再次在校园中见到你们那熟悉的身影,听你们说一句“回家真好!”
莫道离别苦,青农情亦浓。衷心祝愿你们用青春和热血继续书写自己更加壮丽美好的人生!衷心祝福每一名2016届毕业生前程似锦,一路顺风!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