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守初心担使命】青岛农大主题教育即知即改成效“看得见”“暖心田”

时间:2019-10-14 来源:宣传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岛农业大学各基层党组织准确把握第二批主题教育单位层级下移、群众期望更高的特点,坚持做实功、重实效,学做结合、立行立改、查改贯通,推动主题教育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呈现良好态势。

小课堂:名嘴金课,名片闪亮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岛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全体党员认真学习理论,特别是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内容。大家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同于其他专业课教师,因此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像其他专业教师一样的学习,而是应该既学得深、悟得透,更讲得出。以讲促学,使理论学习系统化。大家还普遍意识到,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兄弟单位邀请本院教师做专题报告或送讲座的机会越来越多,老师们也在高要求面前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本领恐慌”,自身理论深度和授课水平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理论学习有成效,思想政治受洗礼。对我们从事思政课教学的马院教师来说,主题教育中既要让自己有成效、受洗礼,同时还要把优质的思政课送到更多基层党组织中、送到每一位党员师生身边,通过我们的讲授让大家有成效、受洗礼。”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修彩波说。为此,学院将“讲好一堂思政金课”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凸显出来,每一位教师除了做好自己的学习之外,全力以赴打磨一堂专属金课,经过个人备课、集体研讨、修改完善,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互相提高,最终达到培养几张名嘴、形成一批金课、打造一张金名片的成效。“这样我们就可以提供一份‘金课菜谱’,里面既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又有党史、国史教学,校内各单位可以点菜式选择,减少供求错位。”

查找到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边学边做、即知即改,已有课程“飞入寻常百姓家”。刘如飞副教授刚刚为学校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精心打磨的党史课,生动的理论阐释、丰富的历史案例、妙趣横生的语言表达,让不少听课同事感叹“没想到咱学校马院老师的课这么精彩!”如今,除在外研修的2人外,全院所有党员教师全都准备了课程,下周集中开讲。

“理论学习有收获,是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主题教育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准对高校来说就是要看立德树人有没有新成效。打造一支校级思政金课教师团队,既可以总体提升我校思政教育水平,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做好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同时还能组织这些教师送课出校门,做好社会服务。”校党委书记李宝笃说。

细创新:下放搞活,强健组织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特点有哪些、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创新……这是在青岛农业大学“基层党组织书记论坛”上的“常见话题”,作为学校党建创新项目,该论坛为全校基层党组织书记搭建了一个工作交流和思想沟通的重要平台。书记们定期聚一聚,谈谈工作上遇到的难题,交流一下经验做法,大家把这半天时间看成解决“本领恐慌”的宝贵机会。

在交流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书记宋伟表达了一个自己遇到的难题,那就是不同学科专业的党员教师们课程和科研安排不一致,很难找出时间组织让绝大多数老师都参加学习教育或实践活动。“有课、有实验”成了一个最无奈的请假理由。

原来,学院共有党员105人,其中教工党员51人,学生党员54人。共有5个党支部,教工党支部2个,学生党支部3个。虽然总人数不算很多,但教师分散在不同学科、专业、教研室、办公室,学生又在不同年级、专业,课程安排差别较大,组织起来确实不易。

高校专业教师直接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只有更好地做好教师党员的教育引导,提高教师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才能为立德树人打好坚实基础。这个难题让多个分党委、党总支书记感同身受,而这也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普遍面临的问题——党员学习教育不能耽误老师讲课、学生上课,如何协调统一?

问题提出来了,就要琢磨下去、改出来。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宋伟带领学院班子成员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调研,整理意见,寻找对策。近期,学院初步形成了学习教育“下放搞活”的基本思路,那就是将理论学习方式、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及党员教育经费使用的决定权下放至党支部。学院党委指导各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设立党小组,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主题党日活动方案,以组织形式的灵活创新提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活力和效果。“这样一来,也能更好地确保参与度。”宋伟告诉记者,除此之外,为优化党支部和党小组学习环境和活动条件,学院党委除建有全体党员学习活动场所外,还专门设立了“党支部活动室”,为各党支部和党小组开展学习和活动提供了专门场所。

微服务:“焕新”校园,温暖师生

书韵路周边路灯维修,在修剪遮挡灯光树枝的同时给每个路灯增加一个灯头,让校园夜晚的灯光更加明亮;怡心亭附近长廊增设灯带,在增加亮度的同时为校园夜景又增添一处靓丽风景线;通往学校南门的虹子桥桥拱进行桥面改造,彻底解决以往因桥拱较高而产生的过往车辆易摩擦底盘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师生们感觉到自己所处的校园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又细又小”,却实实在在地让工作学习生活更舒服了、更方便了,更美好了。

“学校夜景本来就很美,不过因为校园大、植被茂密,有时下晚自习回宿舍觉时,希望灯光能再亮点就好了。没想到,想着想着就实现了。”化学与药学院大三学生唐同学说。“我觉得最贴心是从广场去往南门经过的虹子桥桥拱坡改缓了,小小一点变化,对我们这种底盘低的车太友好了,以后就不用小心翼翼地过了。”外国语学院李老师说到。

“又细又小”的变化,远不止这些——润兴、海都、学苑三个学校用餐最集中的餐厅,安装了中央空调,为师生用餐时送来阵阵清凉;虹子广场上光滑的红色大理石线条和虹子桥面正在进行防滑处理,为即将到来的秋冬季有效解决雨雪天路面湿滑问题;校内食堂聚合支付系统即将上线,以后“马大哈”同学们一时忘记携带一卡通,也能正常打饭了;35KV变电站升级改造成功,学生宿舍区周边坑洼不平的路面正在检修,文博东路路面沥青铺设和海都餐厅周边停车场改造即将完工……

“服务更新来自理念更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给我们上了非常及时的一课。”后勤管理处处长何忠诚告诉记者,对高校后勤部门来说,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关键,就是在解决师生所忧所盼上到底有没有见真效。而破解这些问题的实招、硬招,有时只需要心更细点、眼更亮点、手更勤点,需要在细小处着手。正是有了这种观念变化,才有了上面这些校园管理实践变化。

事实上,早在第一批主题教育开展时,后勤管理处通过积极主动地先学起来,就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理念认识,将以往总是习惯性认为“应该解决大问题”的思想,转变为了“更应该及时解决影响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小毛病”。从“大处着眼”到“小处着手”的第一条举措是后勤处及时给书韵路上经过花园假山处的小拱桥加装了木质防滑台阶,有效解决了桥面湿滑问题。

理念升级了,思路转变了,心思变细了,眼睛向下看了,也就看到了不平整的路面、过于光滑的砖面、缺失路灯的角落、应该及时更换的垃圾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后勤管理处边学边做,即知即改,用一连串的“微服务”焕新了校园,也温暖了师生的心。

实举措:餐食服务,贴心助力

青岛农业大学当前办学格局为“一校两地四区一园”,其中的“一园”就是位于青岛胶州市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这是学校为涉农学科专业师生从事田间实验和实践教学准备的“实验田”,但受园区位置条件所限,园区管理中一直不包含餐食一项内容。

能否为来园区进行科研活动的师生提供简单餐食,一直是师生关心的问题,也是管理工作中绕不开的焦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管理处坚持问题导向,以着力提升园区科研服务保障条件和水平为重点,以重点改善和提高师生关切的矛盾问题为切入点,直面师生关切,下决心“啃下硬骨头”。他们克服就餐人数不确定不稳定、餐厅开办成本高等种种困难,制定了餐厅运行管理办法,聘请了厨师,按照国家对单位食堂标准进行了改造,最终高起点、高标准投入运行,为来园区进行科研活动的师生提供了安全、方便、可口的饮食服务,目前已服务师生800余人次,受到热烈欢迎。

“无论从食品安全还是花色品种上基本能够满足师生午餐需要,基本上解决了多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为科研和教学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支持。”管理处处长任显云告诉记者。除此之外,管理处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提高师生科研生活环境条件,在现有基础上改造了休息室一间,对室内卫生间、淋浴间进行了装修改造和功能完善提升,配备空调、沙发、饮水机、简易床铺等必要设施。园区还配备了自行车20余辆,为师生提供便利通行工具。

“这些做法,主要是考虑为艰苦进行田间试验的师生提供一处温馨舒适的休憩空间,将学校对师生们的关心关爱送到他们身边。老师们教得起劲,学生学得有劲,就是为学校凝聚起推动高发展的强大力量。”任显云说。

作者:周维维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